iBonus預防流行病傳播數學原理
我們預防流行病傳播數學原理 假設有帶病毒者参加一個300人聚會而平均感染率為2%、就會有6人被感染。 受感染的6人再参加其他300人聚會、就會產生 6×6 =36人被感染 如此類推6、36、216、1290 、7776幾何級數上升 我們的方案是找出被感染聚會的300人、限制他們再参加聚會。如果能將6個被感染的人其中2人不再参加聚會 被感染人數增長大大減低為4、16、64、256、1024
Read More →我們預防流行病傳播數學原理 假設有帶病毒者参加一個300人聚會而平均感染率為2%、就會有6人被感染。 受感染的6人再参加其他300人聚會、就會產生 6×6 =36人被感染 如此類推6、36、216、1290 、7776幾何級數上升 我們的方案是找出被感染聚會的300人、限制他們再参加聚會。如果能將6個被感染的人其中2人不再参加聚會 被感染人數增長大大減低為4、16、64、256、1024
Read More →関於感染風險通知系統的我見 根據新聞報道、【政府有意讓市民以自願性質,在手機安裝一個應用程式,他們到商場或食肆時就以應用程式掃瞄該地方的二維碼QR Code,手機應用程式會記下有關地址資料,但不會上傳至任何系統。當衞生署追蹤到有確診患者曾在14日內到訪過有關商場或食肆,應用程式就會推送資料予市民,以提高他們的關注,省卻市民要自行留意確診者到訪過什麼地方。】 而【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系統的成效要視乎有多少人安裝和使用,以及餐廳和商場是否張貼二維碼,認為除非該系統結合其他科技及健康碼措施,否則私隱並非很大顧慮。】 這剛好和我們的系統效果相反、餐廳商場 貼了二維碼、上榜的機會大大增加。
Read More →【國內健康碼】紅、黃、綠 原理說明 疫情防控健康碼,最早於2月中旬在杭州開始實行,目前已經在全國大部分省份推廣。各地根據不同場景應用賦予健康碼不同的顏色,普遍採取綠、黃、紅三色分類管理。 其中,“紅碼”代表既往14天內可能與新冠病人有密切接觸,“黃碼”代表既往14天內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綠碼”則代表沒有暴露史。 【黃碼】相對容易理解、因為與新冠病毒病者有相似病徵。 【紅碼】怎樣產生呢? 首先、要明白流行病傳播數學原理 假設有帶病毒者参加一個300人聚會而平均感染率為2%、就會有6人被感染。 受感染的6人再参加其他300人聚會、就會產生 6×6 =36人被感染, 如此類推6、36、216、1290 、7776幾何級數上升 如果能找出與確診者聚會的300人、給予【紅碼】、限制他們在十四天內再参加聚會。6個被感染的人能使其中2人不再参加其他聚會。被感染人數增長大大減低為4、16、64、256、1024。 【國內健康碼】 系統的優缺點 優點: 利用現成的支付寶和微信基礎、很快及低成本地實施 成效有目共睹 缺點: 手機是非常個人化的。而將每個人貼上不同標籤、追蹤他們的行蹤、對於私隱保障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
Read More →本港科企推出冠狀病毒數碼預防系統 可有助切斷病毒傳播鏈 新冠肺炎之所以弄得全城恐慌、人人自危,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確診者有長達14天的潛伏期,期間沒有明顯的表面症狀。由於沒有人知道這些確診者在潛伏期內去過甚麼地方、跟甚麼人接觸過,結果他們身邊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感染,引致病毒在社區爆發,確診人數屢創新高。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港科企iBonus Limited(易寶時)推出一套冠狀病毒數碼預防系統,通過智能手機App、員工智能卡或八達通,以及在不同地方安裝的專用終端機,記錄參與人士到訪的時間和地點。一旦當中有人不幸確診,系統會馬上將過去14天內,跟確診者同時間在同一地點出現的所有人士放入警報名單,並傳輸到所有的終端機,當名單上的人士進入某個區域時,終端機便會發出警報。 隔離緊密接觸者 切斷病毒傳播鏈 研發這套系統的iBonus董事總經理劉永樂表示:「新冠肺炎的可怕之處,就是確診者在潛伏期內根本沒有明顯的表面症狀,結果他們像隱形人一樣四處往來。如果有系統能追蹤這些確診者和在潛伏期內跟他們有緊密接觸的人,並限制他們進入像鮮活街市、老人院、火鍋店、餐廳、酒樓這些高危場所,便可以有助切斷病毒的傳播鏈,控制疫情擴散。」 系統可以有效地把曾與確診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認出和隔離開。在個人層面,如果有人知道自己曾與確診者有過緊密接觸,便可以提早注意衛生,保障家人和朋友。辦公室曾出現不少群體爆發個案,藉著這套系統隔離,可以確保工作場所更為安全,通過保護員工的健康,可以保障甚至提高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生產力。 無損私隱 內地的健康碼在部分地區推行時,由於不少人感到可能會侵犯私隱而碰上不少阻力。劉永樂認為iBonus研發的這套系統,由於只是會記錄八達通號碼,跟採用實名制的健康碼運作形式不同,因此不會干犯到參與人士的私隱。 在數據方面,劉永樂補充道,任何社區即使只是有十分之一的人採用這套病毒數碼預防系統,也能減低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率高達四成。 目前,幸福老人院及華威酒店中餐廳已經使用這套系統,iBonus也正跟多個大型食肆和商場如安泰街市洽談安裝使用的事宜。 iBonus研發的這套病毒數碼預防系統,已經入選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舉辦的「Covid-19解決方案」。 關於iBonus LimitediBonus Limited於2014年6月9日註冊成立,公司的iBonus®Legacy是一套類似香港八達通卡、使用智能卡的免接觸預付系統。
Read More →Hang Fook Elderly Home is one of the famous elderly homes at the city center of Hong Kong with over 100 […]
Read More →科企研八達通追蹤播毒鏈 潛在患者拍卡即示警 私隱勝健康碼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劉永樂表示,安裝新冠數碼預防系統入場費只需數千元。(受訪者提供圖片)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有從事智能卡及電子支付系統的本地科企,想到透過八達通追蹤確診者足跡,找出曾經跟確診者身處同一時地的人士,防止潛在感染者涉足其他公共場所,冀協助截斷病毒傳播鏈。 iBonus高危場所裝特製讀卡器 這套防疫方案名為iBonus新冠數碼預防系統,由本地科企iBonus Limited(易寶時)研發。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永樂接受訪問時指出,這套系統主要用來阻止曾經跟確診者近距離接觸、有感染風險人士,進入酒吧、餐廳、護老院等高危公共場所,以免他們傳播可能帶有的病毒。 公司會在上述高危場所裝設特製的八達通讀卡器,市民每次到訪,可拍八達通卡一次。假如該名市民後來不幸確診新冠肺炎,他便需要在醫院或檢疫中心拍卡作為紀錄。之後,如果其他人士到訪前述高危場所並拍卡時,系統發現他曾在過去14天,跟前述的確診者在同一時間地點出現,便會視其為有機會受感染人士,他拍卡時讀卡器會發出特殊聲響,提示不要內進,「只要令這班有機會感染人士,留在家中及留意身體狀況,不要再前往公共場所,要控制疫情就容易多了。」 劉永樂透露,iBonus新冠數碼預防系統,大約在3月份面世,5月在世界旅遊組織主辦、世界衞生組織支持的Healing Solutions for Tourism Challenge比賽中,於Healing for Destinations組別成為三隊優勝隊伍(Finalists)之一。此外,易寶時亦是遙距營商計劃(D-Biz)的參考服務供應商。劉永樂聲稱,公司曾接獲20多間私家診所、護老院等查詢報價,希望申請資助以採購iBonus新冠數碼預防系統,惟至今尚未有申請者獲批相關資助。 當系統發現用戶曾在過去14天,跟確診者在同一時空出現,拍卡時就會發出特殊聲響。(受訪者提供圖片) D-Biz計劃推出至今爭議不少,被指沒有兌現「全額資助」的承諾,更有指部分申請公司,只獲批數千元資助,連累供應商亦做不成生意。劉永樂表示,理解政府審批資助時需審慎,又強調安裝iBonus新冠數碼預防系統,其入場費僅需數千元,「幾千元應該不會不批吧?」 另一問題是,目前本港仍未有醫院或檢疫設施安裝這套系統;此外,系統亦必須在酒吧、火鍋店等高危公共場所架設,方能發揮傳播鏈追蹤的最大功效。劉永樂坦言「一切都要慢慢做出成效」,又謂自己曾發信給食衞局、教育局等政府部門,講解防疫方案,希望獲得採納,「教育局都有回信,告訴我學校可以申請資助,支付與防疫抗疫相關的開支,以防止病毒在學校傳播,着我自行跟學校洽談。」 目前系統僅在長洲一間酒店及屯門一所中學內安裝,「學校有班房、教員室、實驗室、飯堂等群眾聚集區域,活像一個社區。」當校方得知有學生確診,即可以透過系統,追蹤確診同學過去14天,曾經到訪學校哪些地方,以及有哪些學生和教職員曾跟他有過緊密接觸。 […]
Read More →Warick Hotel at Cheung Chau of Hong Kong adopts the iBonus COVID19 Digital Prevention System to protect its customers. iBonus COVID19 […]
Read More →June 15th, 2020 South Tuen Mu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Hong Kong has launched a pilot run of iBonus COVID19 Digital Prevention […]
Read More →The Purpose of this Trial Run (at the end of May) To find out if there will be a good participation […]
Read More →